速览!南大人文社科最新科研动态
01
刘志彪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探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与政策问题
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经济理论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在这一既定目标下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建设路径与政策措施。以合成化、综合性产业链政策为中心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产业经济学在新时期提出的新命题、面临的新挑战和必须完成的新任务。
02
梁晨教授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探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近代女大学生教育样态的发展与转变
03
李国成助理研究员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从后文学与后人类的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文学的历史、挑战和潜能
南京大学文学院李国成助理研究员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7期发表《人工智能文学及其对现代文学观念的挑战》一文。
文章指出,人工智能文学是文学与科技相结合的新形态,具有顺序范式和连接范式两种类型、两个阶段。同时,人工智能文学也是对20世纪初以来多种先锋文学实验内在诉求的回应。对人工智能文学的认识和评价不应局限于以情感、灵感和创造力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现代文学观念,而应当考虑到它所处的20世纪后半叶以来后人类和后文学的背景。在后人类和后文学的框架内,当下的人工智能文学可看作与人的赛博格身份相协调的赛博格文学,在人类视角与机器视角、作者与读者、语言文本与非语言文本等方面具有跨界潜能。作为一种语言信息处理方式,它可能极大地拓展文学的概念空间与表现形式。
04
周晓虹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聚焦理解与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五大向度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周晓虹教授的论文《理解与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五大向度》(原载于《光明日报》2024年6月7日第11版),被《新华文摘》2024年第15期转载。
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影响到当代中国繁荣富强、幸福安康,而且关涉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经180多年的磨难与奋斗,最终如何实现自己的现代转型,在当代及未来持续成为一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巨大影响的文明样态。理解和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应该仅仅立足于我们民族的过往传统,也不应该单单取自我们如火如荼的当下实践,还应该把我们新的文明放在人类文明的熔炉之中加以锻造,让我们的文明在兼容人类文明一切伟大品质的同时,又秉持自己最富特色的初心。
05
马伯庸教授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探讨不求版本、不求孤珍、不求品相、不求齐全的藏书理念
06
唐正东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新境界
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的阐述重点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语境中,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既定生产关系条件下生产力本身的发展问题作出了原创性的阐述,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规律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作出了深刻的阐发,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理论作出了全面的阐释与发展。
07
王涛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聚焦历史学领域下人工智能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文章指出,面对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文学者的视野之中。历史学家的态度出现了两个极端,可谓泾渭分明。一种态度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屑一顾,揪住生成内容出现的一点小错误就大做文章,认为大语言模型完成的历史书写不名一文。另一种态度则积极拥抱大语言模型,鼓吹人工智能的领先优势,认为消极应对是徒劳的,因为学术研究必将进入一个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重新定义的时代,历史学家也应该“为人工智能预留发展空间”。
08
蓝江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在现实世界的综合
文章指出,当我们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或许有人想到的是唯物主义、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实践等概念,以及一系列命题和原理的体系。尽管这些概念、命题和原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要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却不能仅停留在这些概念和命题上,而是需要我们有一种知识论的眼光,将马克思主义看成一个综合的真理。更应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纳入现实世界的领域之中,让理论和实践在现实世界中综合起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综合的基本要求。
09
杨忠教授在《人民日报》发文探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增强创新能力、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路径与举措
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重点围绕五大方面展开工作:一是引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二是培养和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优化学科结构,推动创新型人才体系建设;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减轻科研人员非学术负担,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四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五是扩大国际科技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影响力。通过这些措施,大学将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增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体化能力。
10
洪银兴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光明日报》2024年8月20日第11版刊登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洪银兴文章《构建“放得活”“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章指出,“放得活”的关键在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使各种所有制经济都能够平等参与市场活动;各种生产要素顺畅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决定价格;维护公平而充分的竞争,各个市场主体,不论大小,不论所有制,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强调“管得住”,是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监管,弥补市场失灵。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目标,也要求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引导。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更好维护市场秩序。
11
贺云翱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聚焦让博物馆成为影响广泛的文化地标和品牌
《光明日报》2024年7月16日第5版刊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贺云翱教授文章《让博物馆成为影响广泛的文化地标和品牌》。
文章指出,博物馆作为承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于维系民族精神、赓续文化根脉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既是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课堂,又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重要渠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博物馆肩负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博物馆应当积极探索文旅融合与人文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成为一座城市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地标和文化品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12
苗怀明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聚焦重构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世界——读《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书系》所感
《光明日报》2024年7月18日第11版刊登南京大学文学院苗怀明教授文章《重构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世界——读<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书系>所感》。
文章指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书系》(谭帆主编)从小说文体入手,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重新审视,解决了一系列难题,代表着研究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新认知。与同类著作相比,该书系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二是具有严密的体系性。三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该书系构建了一个中国本位的、系统严密的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体系。相比以往的同类研究著作,该书更为系统、深入,这不仅仅是篇幅的增加,代表着更为合理也更为精细的研究,为整个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其他方面比如思想、文化、艺术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13
孙江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聚焦概念史研究的文化意蕴
《光明日报》2024年7月22日第14版刊登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孙江教授文章《概念史研究的文化意蕴》。
文章指出,学术研究的展开离不开对词语内涵的梳理,概念史研究之所以重要,源自其一个基本信条——概念即历史,也即概念不只是认识历史的方法,其本身就蕴涵着历史和文化的符码。
14
周嘉昕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当代青年如何在研读经典中推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
文章指出,对于我们广大青年来说,学习和研读经典的过程,就是我们掌握科学理论、走进时代现实、形成方法自觉、获得历史主动的成长过程。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中,研读经典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读,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把握科学的理论。经典的研究和阐释,总是同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关切结合在一起,以独特的方式回应着时代的呼唤。当代青年应完整准确运用科学理论、系统深入把握时代要求、自主自觉明确奋斗方向,在研读经典中推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
15
马伯庸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曾巩文笔的特点对普通人日常生活与职场的启发
文章指出,曾巩深知基层民情,知道对老百姓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长篇累牍的赞颂,而是沉甸甸的数字和政策。他写《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从来不是歌功颂德,而是让天下人看到越州救灾的具体举措,可以推广到各地,让更多人受益。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做到一定程度以后,考验的都是语文功底。职场对文字的需求往往不是文采,而是通畅简洁、逻辑严密。多读读曾巩的文章,即便学不到他的境界,法乎其上,得乎其中,至少能做到文从字顺,受用无穷。
16
张骁教授和李胜男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从“互联网+”行动到“人工智能+”行动,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
文章指出,“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分别对应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需求,它们的实施与提出不仅体现了我国对科技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前瞻布局,也展示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逐步取得的引领地位。总体上,“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整合互联网技术的连接特性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处理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创新要素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一场涉及经济活动、社会生活、产业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
17
翟奎凤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中国的数字“一二三四五”中特别蕴含的中国哲学的韵味
《光明日报》2024年8月17日第11版刊登南京大学哲学学院翟奎凤教授文章《“一二三四五”蕴含体现中国哲学韵味》。
文章指出,万物有理、有气、有“数”,明儒来知德说“主宰者理,流行者气,对待者数”,“数”在中国哲学有着特殊意义。“一”在中国哲学,可以说即是本体,也是工夫。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一”就是存在的本体,也是宇宙的本根。“二”是阴阳层面,俗话说“一分为二”。老子说“一生二”,《易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实际上,“三”在中国哲学也非常特殊、别有深意。本体是一,现象是二,合起来是“三”。日月星辰、水火土石、春夏秋冬、皇帝王伯,乃至《易》《书》《诗》《春秋》等均以“四”为结构作了对应。“五”就是五行。
18
徐有富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诗人往往会挑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与典型意义的意象与生活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光明日报》2024年8月22日第11版刊登南京大学文学院徐有富教授文章《沈祖棻咏茶》。
文章指出,沈祖棻在表达思乡之情时提到了茶。如《徵招》:“还记。旧家时,疏帘静,轻漾素兰风细。瓷碗碧螺春,更香浮茉莉。别来漂泊久,总难忘故乡风味。去程远,鼓角年年,叹误人归计。” 沈祖棻抒发对夫君的相思之苦也借用过“茶烟”这一意象,用其一句诗来说就是“合卺苍黄值乱离”。沈祖棻也通过咏茶来盛赞友谊,如《介眉远惠书物,赋答十二首》其九:“鸣雷新摘茶叶嫩,发箧初闻松子香。珍品远来千万里,道途未及故情长。”沈祖棻描写自己夜晚读书生活时往往以饮茶为标配。如《病中频得诸友来书,兼有赋咏,聊答六首》其二:“枕畔书函懒不收,篆烟微袅小茶瓯。”
19
汪雅霜副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张背景下,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可行举措
《光明日报》2024年8月27日第14版刊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汪雅霜副教授文章《严把过程关,增强研究生教育质量》。
文章指出,科教产教融合是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满足国家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研究生培养单位需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力开发内容形式创新、效果良好的教学资源,带动研究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培养单位应通过实施研究生科创项目、研究生暑期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等多种形式,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20
张婉苏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高水平法治提供坚实的基础、稳定的环境、有力的保障和良好的氛围
《光明日报》2024年9月2日第06版刊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法学院张婉苏教授文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法治保障》。
文章指出,法治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特征,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法治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制度基础,注入强大动力,法治建设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重要保障作用。“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21
孙红卫副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白居易诗歌的气质对美国诗人詹姆斯·阿灵顿·赖特的影响
文章指出,人类的悲欢是相通的,隔着千载,还会有一根磨损了的纤绳牵连了两个诗人,连接在世界文学的赓续绵延中。中国的诗人如白居易对人生的甘苦体味极其深切,特别能从细微处洞察社会及个体的真相,记载人生在世的生命体验,至今依然可以指引我们品咂其中的滋味。白居易的诗歌清浅而又丰赡,从意象、字词、音韵的微观环节,到主旨、立意、结构的宏观层面,赖特均对其进行萃取,将其融到自己的审美旨趣中。这也恰是诗歌遗产的弹性:所谓“枝不会断”,或许暗示了一种看似脆弱实则柔韧的精神价值——上下晃动的纤细的松枝,变成了一个关于诗意传递的余味悠长的隐喻。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创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顺利举行!
点击图片阅读:
速览!南大在这些领域取得新进展......
来源:社科处 新闻中心
信息整理:朱恬怡 何思佳 曲怡菲 李乐怡
编辑:涂亚玲 马思源 戚茗秋 王雪纯
责编:王 俊 李烨婧